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厦门大学强基招生计划数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2024-10-22 13:24:29 | 一起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5010384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厦门大学强基招生计划数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相关的问题,今天,一起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厦门大学强基招生计划数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

厦门大学 强基计划 2022入围分数线统计表如下:
一起网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 信息学 )任一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二等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对于第一类考生,要求高考成绩高出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理科/首选物理类考生高出60分及以上、文科/首选历史类考生高出40分及以上、高考综合改革“3+3”模式省份高出40分及以上,其中报考数学类专业要求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25分及以上。对于第二类考生,要求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入围考核专业为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

厦门大学强基招生计划数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有显著变化,以下是关键点概述:

1. 强基计划新增初试环节,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科素养基础,所有考生均需参加,无高考分数要求。数学类专业单科成绩限制也被取消。

2. 2023年,初试入围比例维持在6:1,限报1所高校和1个专业,与去年相比,限报专业数量减少5个。

3. 文理科招生全面,哲学专业接纳理科生,生物科学类专业选科要求有所调整,部分省份需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

4. 复试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测,总分权重和折算方式有所变动,增加了选拔难度。

5. 厦大注重培养具有卓越才能的创新人才,双一流学科及评估结果为考生提供了参考。高考分数限制放宽,有利于更多考生冲击。

6. 报名条件分为两类,高考成绩优异和竞赛获奖者,前者需通过初试,后者直接进入面试。复试确认和体测要求严格。

7. 录取时,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一本线,综合成绩由高考和学校考核成绩共同决定。录取后转专业限制严格。

欲了解更多详情,可参考锦宏高考APP的“强基报考专栏”,专家团队将提供最新政策解读与升学策略指导。

厦门大学强基招生计划数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一起网(https://www.1526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的相关内容。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如下:

2023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综合成绩录取线已经正式公布,厦门大学在辽宁省强基计划最低综合成绩为829.84分;厦门大学在上海强基计划最低综合成绩为811.2分;在江苏省强基计划最低综合成绩为811.67分。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取消自主招生后的全新模式,于2020年在36所“985工程”大学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2022年招生院校数量有所扩充,39所“985工程”大学全部开展强基计划招生。

国家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初衷是,要在十年内为国家五大核心领域——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培养一批基础扎实、能力卓著、服务国家攻克卡脖子领域的优秀人才。强基计划的录取依据为考生的综合成绩。考生的综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

以上就是一起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一起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起网:www.1526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厦门大学强基招生计划数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相关推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读几年(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读几年(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读几年夏大学的强基计划是针对本科阶段的优秀学生开设的,主要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一般来说,强基计划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在大学四年内完成相关的学分,并且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性项目或者到企业实习。因此,夏大学强基计划的学习期限一般为四年,也就是本科的学习期限。当然,也有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四年内完成学分要求并早早毕业,但是这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学科掌握

2024-10-16 19:02:31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26日,2022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增加初试,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学科素养基础,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的初试通过率为60%,限报1所高校,与去年相同,限报1个专业,比去年少5个,所以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

2024-10-21 22:24:03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报名范围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报名范围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

取消分数限制,高考后增加初试: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及政策分析厦门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有显著变化,以下是关键点概述:1.强基计划新增初试环节,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科素养基础,所有考生均需参加,无高考分数要求。数学类专业单科成绩限制也被取消。2.2023年,初试入围比例维持在6:1,限报1所高校和1个专业,与去年相比,限报专业数量减少5个。3.文理科招生全面,哲

2024-10-18 16:15:36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分析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北京:最低619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历史学;河北:最低604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山西:最低564分入围,对应专业为物理学;辽宁:最低599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化学类;江苏:最低582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历史学;浙江:最低632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安徽:最低581分入围,对应专业为哲学;福建:最低603分入围,对应专

2024-10-18 03:08:11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26日,2022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增加初试,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学科素养基础,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的初试通过率为60%,限报1所高校,与去年相同,限报1个专业,比去年少5个,所以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如下:2023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综

2024-10-14 17:42:03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6月26日,2022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增加初试,形式为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学科素养基础,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的初试通过率为60%,限报1所高校,与去年相同,限报1个专业,比去年少5个,所以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60%。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如下:2023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综

2024-10-13 08:13:56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初试通过率

强基计划的利和弊强基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创新能力。强基计划的利:1.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强基计划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2.增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将资金投入到高校的科研项目中,强基计划有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024-10-17 00:05:49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政策 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政策 夏门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2023厦门大学强基分数如下:2023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综合成绩录取线已经正式公布,厦门大学在辽宁省强基计划最低综合成绩为829.84分;厦门大学在上海强基计划最低综合成绩为811.2分;在江苏省强基计划最低综合成绩为811.67分。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取消自主招生后的全新模式,于2020年在36所“985工程”大学开始实施,主要选拔

2024-10-16 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