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

2024-10-16 20:22:07 | 一起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区别:招生定位不同,强基计划主要是招有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自主招生是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 招生专业范围不同,强基计划有重点相关专业范围,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成绩拔尖儿的学生。

第一, 录取对考生的要求不同。自主招生要看考生的竞赛成绩,一般是获得省级一等奖才有资格报考自主招生。强基计划不需要考生参加竞赛,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三者按比例换算成考生的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然后再依据考生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一起网

第二, 试点院校不同。实行自主招生院校有90所,选择范围广。而首批实行强基计划的学校只有36所。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

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有何区别和联系

自主招生是指高校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培养需求,自主设置考试科目、制定选拔标准、组织考核和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其目的在于选拔具有特殊才能、创新潜力和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以满足高校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自主招生的特点在于选拔标准灵活、录取流程独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而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决策部署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重大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基计划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角色。

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在选拔标准、录取流程和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首先,在选拔标准上,自主招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而强基计划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学科成绩和原始创新能力。其次,在录取流程上,自主招生通常采取独立命题、独立组织考核的方式,而强基计划则需要在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校内考核和面试等环节进行选拔。最后,在侧重点上,自主招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而强基计划则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尽管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两者都是高校人才选拔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致力于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其次,在实践中,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和配合。例如,对于具有特殊才能但基础学科成绩稍逊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高校;而对于基础学科成绩优秀且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强基计划获得更加精准的培养和支持。此外,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都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作为两种不同的人才选拔机制,我们需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个人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高校和教育部门也应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两种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优秀人才选拔和素质教育推进。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一起网(https://www.1526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的相关内容。

选拔定位不同、招生专业不同、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录取方式不同、招培模式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扩展资料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1、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2、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3、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4、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以上就是一起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一起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起网:www.1526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选拔定位不同、招生专业不同、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录取方式不同、招培模式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扩展资料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1、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

2024-10-12 12:13:35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强基计划招生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目标定位: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

2024-10-13 12:20:27
强基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什么是强基计划

2021强基计划报考清华还是北大更好?在2021年的强基计划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提供了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北京大学还包含了考古学)三个专业供文科生选择。若从专业优势角度考虑,北京大学在这些专业上显然占据明显优势,因此选择北京大学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强基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但同时也意味着较高的职业挑战性。对于希望毕业后能够获得高收入的求职

2024-10-11 11:52:49
考研国家线和自主划线的区别是什么?
考研国家线和自主划线的区别是什么?

考研国家线和自主划线的区别是什么?考研有两种分数线,一种考研国家线,另一种是自主划线;而考研国家线又分为A区线和B区线,自主划线是院校自己划定,具体院校可查看正文~除了国家线还有34所高校是具有自主划线的权利,而国家线又分为两条线,一条是A区线,一条是B区线,A区和B区线划分是以城市经济发达程度来衡量的,A区多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例如北上广深,B区则是指经济相对较弱的地区,A线和B线的

2024-09-29 21:01:00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特点不同:高中的重点班是重点培养一批好学生,这些好学生的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学校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升学率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而强基班的目标就是抓住这些孩子的基础,因为这些孩子的基础还非常的薄弱,需要他们认真学习。强基班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

2024-10-10 17:16:56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服从调剂和不服从调剂的区别 浙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服从调剂和不服从调剂的区别 浙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2020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十问十答Q1老师您好!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请问强基计划的开展初衷和招生定位是什么?招办主任:你好!面向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浙江大学履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书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重要行动。浙江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开展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强基计划将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探

2024-10-15 07:35:33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

2024-10-16 09:30:33
高职自招和学考有什么区别
高职自招和学考有什么区别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省排名第几根据山东高职院校排名可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排第3名。学校位于日照市烟台路北首,现占地面积1116亩,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1005亩,在校生17289人,教职工1120人,专业技术人员1047人。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学校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大师名匠引培、卓越教师培育

2024-09-11 06: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