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04:11:08 | 一起网
这个寒假,有一批失聪的大学生成了冬奥会的远程志愿者,他们来自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这些志愿者把电视新闻栏目的内容转换成手语顺序的文本,为冬奥会转播中需要的AI(人工智能)手语数字人提供大规模的语料支持。 一起网
袁甜甜,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是这些听障大学生的老师,也是无障碍智能 科技 研发中心的成员。她介绍:“无障碍智能 科技 研发中心将为冬奥会的实况转播提供AI手语数字人的手语语料支持,我和学生们已经为此忙了两个多月。能够为冬奥会服务,我们充满了荣誉感。”
教AI认知手语
2021年,创办中国聋人高等工科特殊教育30年纪念大会上,一个“手语角”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只要在摄像头前打出手语,身后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语意连贯的文字翻译。袁甜甜展示着这个被称为“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的《“鲸可语”——多模态连续手语自动标注识别系统》项目(下称“鲸可语”)。据介绍,在光线充足且稳定的室内,系统对手语的识别率最高能达到95%,部分场景下可以实现“同步翻译”。研发这套系统的目的,是让每个健听人都能轻松地看懂手语。其自动标注识别系统“鲸可语”还获得了去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的金奖。
王建源是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他是聋人家庭长大的聋儿,听力损失严重,吐字发声非常困难,手语是他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最初也最有效的方式。22年来,聋人的身份没有让他感到自卑;口不能言,也没耽误他成为一个妥妥的“学霸”;但如果你问他,因为听力障碍,从小到大遇到过哪些方面的不便,他会平静地在手机上打出四个字:方方面面——因为认识手语的人太少了。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看病,如果没有手语翻译陪着,即便只是头疼脑热,像王建源这样的“手语族”也很难独自就医——绝大多数医生不会手语。
从1991年9月11日首批6名聋生入学到今天,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学院的老师们积累了很多与聋人沟通的经验。
袁甜甜学的是计算机专业,2006年研究生一毕业,她就在聋人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作。上班第一天,她面对的挑战就是学手语。通过看文字、读唇语,学生们能够了解老师,可是老师不能很快地了解学生。磕磕绊绊地学会了手语,袁甜甜记不清有多少次,凌晨一两点钟陪学生去看病,帮忙做手语翻译。
我国有2780万聋人,如何依靠 科技 的力量让 健康 人走进他们的世界?袁甜甜、王建源等人开始了“鲸可语”手语实时翻译系统的研发。
“鲸可语”手语实时翻译类似于手语版的“语音输入法”。只不过后者是输入语音、机器识别、转成文字,而前者是输入手语动作和表情、机器识别。
要把人工智能训练成一个合格的手语翻译,得把手势、表情、大肢体动作,通通从视频转化为数据,再“教”给计算机。所以,能充分理解、展示手语之美的听障生,是最适合给人工智能当“老师”的人。
很多国外团队建立的手语数据集无法支持复杂场景下的手语翻译,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无法找到足够多的人在自然状态下采集手语。“而我们的团队背靠聋人工学院,很多成员本身就是手语使用者,在自然手语的采集上有优势。”袁甜甜说。
让健听人“读懂”听障人更重要
冬奥会中,袁甜甜团队服务的AI手语数字人,能够帮助聋人更好地理解健听人的表达,“鲸可语”手语识别和翻译则是借助 科技 的力量帮助健听人更好地理解聋人的表达。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区别?
做AI手语数字人,是让聋人用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健听人的表达方式,核心研发点是手语生成,而“鲸可语”手语识别和翻译的核心研发点是手语识别,“鲸可语”这项技术更难。“鲸可语”需要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识别处理两种技术:聋人的手语包括表情、手部动作,肢体动作,都需要计算机做融合识别,这是计算机识别技术;把计算机识别出来的信息用计算机程序再变成健听人所熟悉的语言模式,这是自然语言识别处理技术。AI手语数字人,某种程度上只涉及自然语言识别处理技术过程。从技术转化上看,AI手语数字人的产业落地时间会更短,数据上的投入相对较少,更容易将成果市场化。
“为什么一定要搞手语翻译呢?聋人听不到,现在有语音识别啊!有的聋人不会说话,拿手机打字不就行了吗?”曾经有一些企业向袁甜甜了解过正在开发中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想谈投资。但谈来谈去,他们却对项目的必要性产生了疑问,觉得手语翻译除了“做善事”没有其他意义。为什么还要倾心于“鲸可语”的研发和转化呢?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知道对残障人士最好的关心就是平等。他们不是残障,只是与我们不一样。”袁甜甜说。
沟通永远是双向的。我们教听障人写字、认字,读唇语,他们在努力融入健听人的世界;我们健听人也要为听懂接纳听障人作出一点努力。
袁甜甜说,直到今天,手语仍然是许多听障人士最自然、高效的表达方式,“比写字、打字都快”。但为了促进无障碍交流,要求健听人都去学手语,显然不现实。“鲸可语”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就是利用高 科技 让健听人努力向听障人靠拢。
特殊教育这个专业是比较不错的,因为本专业可以掌握 手语 的概念和表达,掌握日常会话中的手指字母拼写、常用词汇和手语表达 。培养学生手语交流能力,创作手语歌曲、手语故事、手语舞蹈等简单的手语创作,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帮助聋人的态度,为特殊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帮助学生了解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一些心理规律。它既从宏观角度描述了特殊儿童的一般规律,又从微观角度描述了各种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病理表现。
特殊教育专业 就业前景,可到各类 特殊教育学校 和特殊教育相关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 还可以从事特殊儿童、特殊群体用品的开发,也可以到高校、中学、小学进行心理咨询咨询或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在各类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任教,在各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培训,手语翻译工作,或在民政、 残联 的行政工作。
再者可以到特殊教育中心和教育机构学校从事教育和服务工作。 如盲聋儿学校、低能儿童学校或低正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等。可到特殊儿童家庭进行一对一直接有效的干预和指导;到中等特殊学校和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任教;去中国盲文出版社、聋卫视等新闻出版业在教育科研单位。
要明白社会因素对教师的影响太大。 课外辅导班、网课等,让很多学生 跑得快 ,跑得快,提前上好几门课,导致同班同学的学习进度可能相差很大,老师也不一定能满足教学节奏快。是的,没有办法完全照顾慢的。回想起来,家长们还责备老师上课不教,课后补课。其实,这确实是冤枉了老师。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真正下课补课的老师寥寥无几。
特殊教育就业前景怎么样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前景:特殊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总体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特殊教育教师需求较大: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的教师需求较大,这为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好的就业机会。特殊教育教师的补充与更替也较快,这也增加了新毕业生的就业机率。2.区域分布较广: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班覆盖全国各地,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也较为广泛。这
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2年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学校及分数线:北京语言大学587分、四川师范大学556分、济南大学566分。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University),简称“北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
中国国内最好的教育学专业是哪所大学的?教育学硕士近年来炙手可热,很多学校都纷纷设立这一专业的硕士点,但是在师资、硬件等方面,孰优孰劣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海文专业课教研室盘点了全国教育学的十大牛校,并指出了各大牛校教育学类的优势专业,供各位考研学子在报考时参考。\x0d\x0a\x0d\x0a北京师范大学\x0d\x0a\x0d\x0a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
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2年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学校及分数线:北京语言大学587分、四川师范大学556分、济南大学566分。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University),简称“北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
特殊教育专业排名特殊教育专业排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一、北京师范大学。1、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02年,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2、学校位于中国首都北京,校园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3、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文、理、工、法、教育、管理、艺术等多个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教育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地理
全国大学心理学专业排名全国大学心理学专业排名第一的院校是北京大学,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北京大学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高等学府,早在1900年即开设心理学课程。时至今日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已经成为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心理学还是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好成绩。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
学前教育专业怎么样就业前景好吗?学前教育专业好不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的投入不断的增加,也使得幼儿园如雨后的春笋,迅速的扩建了起来。这相应的,就会导致幼师的缺口很大。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市场是非常好的。人才缺口大,加上现有的教师资源不足,可以说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大的。而且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女生来说是非常合适的,男生学习这个专业更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1、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2、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
2024-01-10 10:48:55
2023-08-10 13:48:35
2024-02-02 09:04:34
2024-01-26 21:13:39
2024-03-31 20:54:58
2024-03-19 23:58:04